052这次算发财了吧?(1 / 2)

欢乐道士 走板 1852 字 17天前

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不同。

农夫觉得庄稼丰收是幸福,渔民认为满载而归是幸福,对八姑那样的青楼老板来说,幸福就是生意兴隆财源广进。而对于目前的秦行之来讲,最大的幸福就是赚到足够的银子,娶到沈怜儿……对了,最好还有熊六梅,大家一起过上美好的小日子。

然而大齐朝所有人都承认,最幸福的职业,还得数给朝廷打工。

虽然除了几个特殊时期,每个朝代官员都是最好的职业,但做大齐朝的官员,却是有史以来最幸福的。

地位高、俸禄丰厚,田地不用纳税……这些都是表面的好处。关键是,在大齐为官,自由啊!前朝时对官员有许多限制,比如不能经商,不能出入风月场所,地方官不能随便跑到其他官员的辖区乱逛。这些限制,大齐朝统统没有!

朝廷倒是也不允许官员经商,不过从来都是睁只眼闭只眼,谁都不会真去管。况且让官员或者家属亲自经商,他还丢不起那人呢。家中那么多管家仆人,是白养的?

至于说出入风月场所……这是太祖皇帝特许的,祖宗法制,谁敢改改试试?

大齐开国皇帝是个纨绔,打下江山之后都不怎么着调,让他制定一条律法禁止官员逛青楼,那是绝无可能的。要明白一点,太祖皇帝可不仅仅是好色贪玩,他的主要特点是“不着调”,换句话说就是脑回路和正常人不大一样。

正常人即使爱玩儿,也不可能想到在皇城建个青楼,那岂不是主动给自己戴绿帽子?人家太祖皇帝就偏要那么玩儿,不是大臣们拦着还差点让他做到了。

后来的几位皇帝倒是挺规矩的,但根子上有问题,想改已经不可能了。

也不是没有官员曾经试图改正过,可惜这等于和所有官员为敌,注定不可能成功。您身体不行,或者心理有问题,没有这个需求,可咱们有啊,你不能因为自己不需要就断了大家的好日子吧?

所以大齐朝的官员从来不介意出入风月之地,甚至以此为荣。

“白牡丹为何还没出来?”三江知县王好古端起茶杯吹了吹,漫不经心的问身边伺候的小厮。

小厮陪着小心说道:“已经让人催了。”

“嗯,百花阁也就是白牡丹能看看了,那首词确实不错。”

王好古当初并不怎么情愿来三江县做官。三江县是个下等县,地方小,人口不多,县城里都冷冷清清的,据说唯一的娱乐场所只有一个百花阁。

当了半年知县,王好古一改当初在京城厮混的习惯,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家中静养,就是在县衙办公,很少跑到百花阁玩儿。为什么?因为百花阁的那些姑娘,包括花魁白牡丹,人家王好古根本看不上眼。

当然不常来不等于从来不来,王好古偶尔还是要来一趟的。

不要误会,人家好歹是一县之长,还不至于到百花阁解决生理需要。这也是王好古不常来的原因,白牡丹的琴艺也就是一般以上,又没什么好词拿得出手,对王好古真没有多少吸引力。

直到秦行之送给白牡丹一首词,在八姑的盛情邀请下,王好古才勉为其难的来了一趟。

为了繁荣县城经济,县尊大人也不好一直不来百花阁。

白牡丹把秦行之给的词一唱,当场就将王好古给震住了:唱得不算太好,关键是那词写得好啊!

大齐朝的官员,也许很多人在文章上水平有限,但对诗词几乎每个人都有研究。原因也很简单,文章只有科考时才用,考完后扔到脑后再也没人提起,可诗词不同,不管当不当官,文人聚会都是免不了吟诗作赋的。

写不出好诗词,不等于分辨不出诗词好坏。

王好古大惊之下,连忙让人请白牡丹过来询问,才知道这绝妙好词居然是出自一个小道士之手。这下他就有点不高兴了,道士和文人,一个奉太上老君为祖师爷,一个自诩为至圣先师门人,根本就是两个完全不搭调的职业。

如果道士能写出这种绝妙好词,那还要咱们儒生做什么?

当然,王好古还不至于昧着良心说这词不好,特别是当八姑提起,打算让白牡丹以这首词为凭仗,去参加三年一度的密州府花魁大赛的时候,王好古动心了。

可以想象,若是本县的百花阁能在密州府打出点名头,总会有人慕名而来,到时候怎么着也能对三江县的繁荣有点帮助吧?王好古对自己这些文人太了解了,为了一首好词他们什么都干得出来!

京城中的青楼花魁,经常有姿色中等的,因为得了一首绝妙好词,从而一举成名。姿色这玩意儿,除非到了惊世骇俗的程度,说实话真不如技艺重要。人家花魁卖艺不卖身,姿色好重要吗?

八姑请王好古的用意,自然是希望他能帮忙推荐,最好能在政策上倾斜一下。

获得了王好古的支持,八姑便开始筹备去密州府参加花魁赛的事宜。

这也是为何她今天对小道士如此热情的原因之一。只有一首绝妙好词,也许能技惊四座夺得一个好名次,但若是多几首呢?说不定到时候直接夺了魁首,到时候咱百花阁可就真的发达了!

八姑很会做人,早就恳请王好古也赞助几首诗词,只靠小道士一首词太少了。

王好古回家憋了几天,倒是写了几首诗词,受小道士那首词的启发,看起来似乎还挺不错的。但不能放到一起对比,否则直接就得扔掉。那也是没法子,像那样的好词,岂是轻易就能写出来的?

也算是秦行之来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