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三章 贾诩论势(1 / 2)

“移防交接?这么急干嘛?”王羽大为诧异,停下脚步,略带茫然的看向贾诩。

在王羽的预期之中,除非吕布自己不愿意继续驰骋沙场了,否则吕布军的最终解决方式,应该是和公孙瓒等人一样的。中原英杰虽多,但边疆同样很大,尽可容纳得下,反正只要规则设立得力,人越多,扩张的速度就越快,有吕布这样的猛人加入当然最好。

不过,那应该是中原大战结束,甚至定鼎天下之后的事了。二公孙的地盘都是正好在边境,趁着北疆大战的余威,顺势就打出去了。

高干没急着出击,而是要暂驻雁门,主要就是因为草原东、北方向,已经有了二公孙,没有他扩张的余地,他要出塞,只能往西面去。

要向西扩张,要面对的敌人会比东部复杂一些,也强很多。除了西部鲜卑之外,羌胡的势力同样不容忽视,再加上北面的丁零、匈奴,羯胡各部,以及一些没有明确归属的小部落,阻力比东部草原大了何止一两倍?

东部草原最强的鲜卑、乌桓都被王羽打残了,但公孙瓒在大青山下筑城依然经历了一番苦战才站住脚;公孙度捏完高句丽这个软柿子之后,面前够分量的对手就只剩下夫余了,却依然不敢冒进,可见开疆拓土的确不是那么简单的。

东线尚且如此,西边这些敌人就更不是单单一个高干能吃得下的了,就算加上吕布恐怕也无济于事,必须得中原先动起来,高干等人才能趁势出击。

高干穷途末路之人,能有条生路走就不错了,让他在雁门关吹风他也不会有什么异议,只要给他提供足够的补给就行。可吕布那脾气……王羽相信,就算自己是他货真价实的独生女的夫婿,要是敢当面提这种要求,吕布肯定也是直接翻脸打人。

开玩笑,现在让吕布移防,那不是把并州军当做杂牌部队了吗?

就算不为吕布考虑,王羽也想着在中原大战中,借助吕布军的力量呢。吕布本身自不待言,濮阳还有个高顺呢!双方联手,正是如虎添翼,曹艹收拢了董卓军残部又能如何?

当然,这未尝不是前世的游戏心理在作祟,有可能的话,谁到了三国会不招揽吕布、赵云呢?

“唉,我的主公啊!”贾诩摊摊手,无奈的叹了口气,对王羽在细节上的迟钝无可奈何了。

“吕温侯那是何等人也?就算是您,能如臂使指的指挥他吗?大战一起,濮阳立成最前沿,粮草、器械输送,兵员补充,伤员后运,都在此地,实乃重中之重,岂能由这种号令不一的盟军驻守?若是有个万一,那……”

在王羽北上之前,兖、豫二州的形势相当复杂。从东面数过来,泰山郡早就在王羽手中,经营得铁通一般,冀北、鲁两个郡国,是在河北大战后掌控在手中的,统治也相当稳固。

再往西的东平、任城和山阳三郡,本是河北大战后,王羽和曹艹之间留下的缓冲区,后来吕布攻入东郡,又成了王羽和吕布的缓冲区,直到双方订下盟约,青州军的西进扩张行动才继续展开。

但由于中间的空白时间太长,这几个地方的地方势力得到了钻空子的机会,渐渐成长起来,并且将东平南部,任城国、山阳郡西部,加上豫州的沛国,以及谯郡北部的一部分地域统和了起来,这个不怕死的家伙就是刘表保举的豫州刺史郭贡。

在初平年间,天下各州基本上都有不止一名刺史,这已经成了常态。朝廷可以任命,各地诸侯可以表奏,还有人自立,反正是乱世,只要拳头够硬,自称天子都未必有人管,何况刺史或州牧?

王羽没听过郭贡的名字,看他的作为也不像是有什么长远眼光的人。在两大势力之间冒头,要么就是打着杀人放火金腰带的主意,准备以此为筹码,找某一方投靠的,要么就是不怕死的愣头青,哪一种都不值得看重。

王羽不知道,这郭贡在历史上也有过些作为,在曹艹攻打徐州被吕布偷袭之后,兖州只剩下三个城池还控制在他手中,岌岌可危,然后郭贡就出现了,准备去兖州拣点便宜,结果被荀彧找上门去,威逼利诱的给吓跑了。

郭贡的实力不强,几千家族私兵,挟裹起数万乌合之众而已,战斗力不会比普通的黄巾军强多少。不过,王羽发动北征前后,确实也腾不出手来收拾他,贸然动手,搞不好就变成两面作战了。

曹艹虽然让出了东郡,但还牢牢的控制着陈留、以及济阴郡南部,加上豫州的梁国、陈郡,颍川这些地方,一旦王羽扫平了郭贡,两边就没有缓冲的余地了。

再加上南面的袁术,以及剿不胜剿的豫州黄巾以及袁绍余部,兖、豫二州的形势可谓错综复杂。

王羽先前是将吕布当做了青州军的一部分,可听贾诩这么一说,似乎也很有道理,自己似乎想的有些简单了。特别是在发生了流言事件之后,王羽就更加不敢掉以轻心了。

郭贡无所谓,跳梁小丑而已,派个使者问问意向先,不识相的话,直接扫平就是。但袁术却必须纳入考量范围,不然大军西进的时候,被人从侧翼来一下狠得,那可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