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1 / 2)

运送到麦场的麦子都是麦穗朝里,一层层的码放好,顶端呈“人“字形或斗篷型盖好,一来节约空间,二来下雨的话麦子不容易淋湿,等打麦场上的麦子堆得差不多了,地里的麦子也基本都收割完,送到麦场上了,这时候就得把这些麦垛子全部摊开到麦场上暴晒。

每隔上一两个小时还得把这些麦子翻一翻,等晒的差不多了,便由生产队的牛,马,骡子,拉着石碾一圈一圈的围着麦场转着碾压。

碾压一遍后,社员们用钢叉或是木叉把压平的麦秸杆挑起来,翻个场,然后再暴晒,再碾压,如此两遍之后就可以收场--gtgt

了,用竹排杈把麦秸秆一边抖动一边挑到旁边的空地上,麦粒则留在麦场上。

挑到一边碾压后,扁扁的麦秸秆也不会浪费,都是高高的码在麦场的一个角落,这样外理过的麦秸秆扁平绵软,用铡刀铡成小截,便成了牲畜们最爱吃的草料。

而留在麦场上的麦粒,则是被社员们用木板钉的大推板,推成一大堆,一大堆的,等有风的时侯,由脖子上缠着手巾,头上戴着草帽,有力气的老庄稼把式用木锨迎着风高高的扬起,金黄的麦粒就落在了脚下,麦糠则随风飘落在远处,这样麦粒和麦糠便分离开了。

等这项分离的工序完成后,社员们便能稍松口气了,夏收最紧张,最累人的工作便结束了,剩下的便是把那一堆堆颗粒饱满的干净麦粒暴哂干,入库了,这个相对而言就比较轻省了。

这会人们最关心的便是天气了,虽然每天都很热,但是人们谁都不希望下雨,都盼望着每天都是大晴天,好早早的把粮食晒干入库,这会许家庄的社员们好多都是晚上直接睡到麦场上的,幽蓝的星空下,悠悠的晚风,大人们抽烟,喝茶,闲白话,孩子们嬉闹玩耍捉迷藏,这就是一天中最难得的悠闲睡前时光。

许家庄的麦子刚晒到麦场上的第三天,许萍便挺着个快要生的大肚子,坐着驴车和马江海一起回来了。

许家庄这一带一直有着“麦儿黃,女看娘,或是舅看甥”的习俗,即收过麦子后,出嫁女或是娘家舅舅带着蒸好的白面馍馍或是烙的厚饼子回娘家(去姐妹家),一来看看有没有啥需帮忙的,二是是为了给出嫁的姐姐,妹妹们在婆家长脸撑腰,意思就是不能随便欺负我家的出嫁女,我们娘家有人呢。

所以许家庄这一带的女人们跟男人或是婆家有了矛盾时,最常挂在嘴边的便是“再惹我,我就回娘家去,你当我娘家没人了?”

娘家的兄弟就是出嫁女,和出嫁女孩子们的腰杆子,在出嫁女跟婆家分家,孩子们的嫁娶,甚至出嫁女老了后的赡养问题上,都有一定的话语权,娘家兄弟争气,有本事的,婆家对出嫁女都会格外的高看一眼。

人常说“姨姨亲,一辈亲,姨姨一没,全断了,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说的便是这个,在这一点上,爱起事的许萍要比自作聪明的许英要强上许多,也聪明的很,前世也是如此,虽然爱起事,但从不深掺和,该有的礼数那是一点不缺。

这不,马江海生产队的活刚一忙完,她便拖着笨重的身子带着给三个娘家哥和爹娘的四份礼回娘家来了。虽然都是些饼子,自家菜园子里的出产啥的,不值几个钱的东西,但好歹是一片心意。

许萍这么识相,许向华也乐的给她做脸,再加上她肚子里怀的这个小崽,也就是前世的马大强,后来也进了城,跟同样进了城的明彰一家关系也不错,一直拿明彰当大哥敬着。

所以在许萍和马江海告辞时,许向华便让田春梅拿了一袋奶粉和一包冰糖,递给许萍道:“萍,把这个带回去吧,孩子生下来了,都用的上。”

许萍一瞧见这个眼睛便亮了,这可是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的好东西,心里想要,可面上多少还有些不好意思,她和马江海来时可只带了些黄杏和饼子,这不成占偏宜的了,嘴上连忙推辞道:“二哥,这可使不得,太贵重了,这二嫂肚子里还有两个呢。”

马江海也在一边搓着手,不好意思的笑着说道:“就是,二哥,使不得,使不得,还是留给小外甥吧。”

这俩口不是那不知好歹,贪婪的人,让许向华心里感到熨帖了些,虽然还是冷面,但口气放缓了许多:“拿着吧,是给我外甥的,又不是给你俩的,你俩推辞个啥劲。”说着把东西硬装到了马江海手里的空袋子里,顺便嘱咐了句:“妹夫,好好照顾许萍,她现在身子重,要是出了啥差错,我们哥仨可是不会放过你的啊。”

马江海是个老实汉子,一听这话,连忙保证道:“二哥,你放心,我一定把萍和娃儿都照顾好。”

许向华笑着点了点头,和田春梅一起把小俩口送到了大门口。马江海提着东西,扶着大肚子的许萍慢慢的往西巷老宅走,没人的时侯,马江海小声说道:“萍,二哥看着面冷,不好接触,其实还挺热心,大方的哈。”

娘家哥给长脸,许萍当然高兴,嘴上也不谦虚的说道:“那是,你也不看看是谁哥,还有啊,我二哥从小力气就大,进山打猎啥的,村里那个不服,就你这样的,他一人能收拾三个,所以你得对我好些,要不我三个哥可饶不了你,听见没?”

马江海被威胁了也不恼,摸着许萍的大肚子,笑着连连讨好道:“是,是,你现在可是咱家的老大,别说我了,就是我爹和我娘,那个敢惹你哟。”

许萍瞧着马江海那怪样子,娇俏的白了他一眼,马江海立马更是殷勤了,年轻,感情好的小俩口,就是这么个样子,有时一个眼神都会泛着浓浓的甜意。

第68章

许家庄全体社员日夜不停的忙活了将近二十来天, 除了特殊情况留在家里的妇女,幼儿和老人, 剩下所有的男女老少都黑瘦了一圈,才终于赶在下大雨之前把麦子收进了粮仓, 大家都终于能舒口气了, 接下来便是等着交公粮和分麦子了。

许家庄今年一共种了差不多二百多亩的麦子,这年头由于没有那么多化肥啥的, 全要靠的全是农家肥,亩产量都不太高, 平均每亩的产量也就不到二百斤,总共也就收了差不多将近四万来斤的粮食。

就这全队上下都快乐疯了, 这个产量在这个年月可算是高产了, 许家庄五十年代的时侯,小麦平均的亩产最高时也都没超过一百斤。相对而言,这个产量也着实不低了!

这些粮食都是先挑最好的给国家交了将近一万五千来斤,又留了一些作为队里的应急粮,剩下的按全队人口平分, 最后核算下来, 每人差多连皮带渣的能分个三十二斤半。

按以住生产队以往的规距, 十岁以下的小孩只能分大人一半的口粮, 可今年相比前两年那是好太多了, 许满红想着今年毕竟算得上是个丰年, 而社员们也都苦了两年多了, 便和村里的老人们商量了一下, 小孩子们也跟着大人分,这些孩子们能挺过灾年,也是苦狠了,今年丰收,让孩子们也多吃几口细粮。

对于村里的这个决定,社员们大多是没有意见的,这年头,又没计划生育,谁家里不是一串葫芦娃啊,再说了这些细粮拿回家,那家不是先紧着这帮孩崽子呀。

当然了,有人的地方就有事非跟不同的意见,也有那家里孩子少的,便觉得孩子和大人分一样多,占了他们的份额,蹦哒的想提意见,可这是啥地?!山沟沟里的许家庄!

村里的老人们多是许家的长辈,长辈们都发话了,许家的小辈们肯定都得老实的听着,至于那几户外姓人,平时巴着许家还来不及呢,那敢蹦着炸刺,所以许家庄相对其他村庄而言,还是比较稳定,和谐的,即使有不同声音,也很快就被许满红给镇压了。

许家庄生产队可以说是许满红的一言堂,好在许满红为人比较正直,公平,许家庄的风气在这一片十里八村中都算好的。

许英也赶在这个时侯带着张军平和张红花一脸憔悴的回来了,劳动她可以不参加,但分麦子却一定不能少了她,要不光凭张建华的那点工资,她这一家子还不得吃糠咽菜,扎着脖子过日子,这让享受惯了的许英,张建华咋可能接受的了。

许英空着手进门后,斜着眼瞟了一眼许向荣和许向民俩兄弟,哼的冷哼了一声,仰着脸直接去了许刘氏屋里,没多久屋里便传来了许刘氏和许英的哭声:“俺苦命的闺女啊,你放心,娘一定给你做主……”

许刘氏也不是笨人,在知道剩下的俩儿子已经心存不满时,便没有大哭大闹,只是心里琢磨着怎么好好补偿大闺女,毕竟大闺女可是遭了大罪了,于是中午做饭的时候,许刘氏便磨刀霍霍的宰了一只正下蛋的母鸡。

老宅的大人孩子们都高兴的还以为中午能吃上块肉,喝上口汤呢,结果许刘氏等鸡熟了,连肉带汤一盆全都端到了她屋里,只给许英母子仨个人吃,其他的人除了许满屯捞着了几块肉,再剩下的别说肉了,连滴汤也没捞着喝,也就闻了闻味。

许英拿着筷子给先给自己儿子夹了个大鸡腿,女儿撕了两小块鸡脯子肉,便开始旁若无人的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完全无视家里两个侄子,两个侄女眼巴巴,直流口水的样子。

许刘氏因着对许向荣也有了气,记恨上了,连带平时最宠的许明亮也受了迁连,小兄弟小姐妹四个被许刘氏像赶小鸡崽似的往外赶:“去,去,去,一帮讨人嫌的,没见过个吃的,都害了馋痨了……”

四个孩子眼泪汪汪的边往出走边一步三回头的瞅桌上的盆,而坐在炕上啃鸡腿的张军平瞧见后,更是一副享受特权,高高在上的样子,挺着小胸脯,拿着大鸡腿骄傲的朝许明亮,许明江,大丫,二丫,晃了晃,狠狠的咬了一大口,吧唧吧唧地吃的喷香。

几个小孩子那受得住这个啊,都是“哇”的一声大哭出去找自家大人了,这下可是让许向荣两口子和许向民两口子把许英给恨到骨子里了,连带着许英的两个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也不受舅舅,舅妈待见。

下午队里分粮了,许向华分家后的头次分粮,便分了一百三十斤的麦子,这都比去年老许家一大家子分的都多了,用大麻袋装了多半麻袋呢。

眼瞅着许老四的麦子也分到手了,该下一家了,许英和张军平,张红花--gtgt

却还没分上麦子,许英连忙喊住分粮的许满红和会计:“七叔!这不对啊,怎么没有我们娘仨的粮食呢,我们娘仨的户口可是在咱们队上的!”

许满红瞪了许英一眼,大声说道:“你又没回村参加劳动,没有挣下工分,凭啥给你分?不劳动还想要粮食,天下那有这样的道理!”说完便转身要给下一家开始分。

许英这下急了,连忙扑到分粮食的大称上,挡住不让分,高声说道:“七叔,你这的可不对,我是没有工分,可我爹娘,三个兄弟可都有公分呢,拿他们的给我换啊!”

许满红做为个勤劳朴实的老农民,早就看不惯又懒又馋,躲避生产劳动的许英了,去年分救济粮的时侯就不应该给她分,结果她和她娘又哭又跪,许满红便徇了回私给她分了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