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授课(1 / 2)

崇祯窃听系统 叫天 2329 字 11天前

因此,文华殿内的这些武将一听,顿时都是大喜。原来皇上把他们叫来文华殿内议事,其实是为了说这个事情吧?

对于武将来说,要想得到爵位,真得是太难太难了。不少皇上,就其一生,压根就不会封一个爵位给武将。如今这崇祯朝,终于要开封了!

这么想着,这些武将,不约而同地抱拳谢恩。

这让边上的文官,都不由得有点羡慕。这些武夫,天天跟着皇帝打仗,终于有成正果了啊!

他们正想着,忽然就听到崇祯皇帝转头对兵部尚书道:“大明能有如今这个中兴的局面,都是将士们浴血厮杀出来的。对他们的奖励,朕也没有吝啬。这一次年底,朕祭拜太庙之后,便会封爵以酬。卿把朕历次奖赏的内容,也都整理一下公之于众,让朕之子民看看,朕可不是一个吝啬的皇帝!”

他说得这个话有点重了,直接和他的名誉挂钩,兵部尚书再怎么样也不敢反对,连忙应下。

对于普通将士的奖励,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军功升官,还有一种是军功换奖赏,比如银子,粮田等等。

对于大部分普通将士来说,他们都是选择军功换银子,或者粮田的。比如已经战死的满桂,就是这样的,以至于他很久之后才慢慢地升到总兵一职上。还有黄得功,也是喜欢拿军功换赏银,他能当总兵,也亏了名声在外,要组建勇卫营,才把他提拔上去的。不过这种越级提拔,并不是军中常例。

由此,对于拿军功换赏银,就会感觉好像这些立功的将士没什么变化。但是,兵部这边,要是把列年来的奖励,都总结之后公布出来,那就很震撼人心了。

就算有军卒把赏银拿去赌了,结果又是一无所有,但是,在兵部的账册上,他到底立下多少军功换取了多少赏银,却是一直又记录的。

在文华殿内的这些臣子,对于崇祯皇帝的这个要求,并没有多想。其实,崇祯皇帝是有非常大的用意的。

他之所以要在这个时候,又是封爵,又是公布历次对大明将士的赏赐,除了崇祯十七年是特殊的一年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非常大的原因,就是要让大明百姓都认识到:哇,原来当兵,也能有这么大的好处啊!

西北实行全民兵役制,是个特例;如今,在辽东那边,也让洪承畴开始实施全民兵役制。这个事情,迟早会在关内传开,而后就会有人猜到皇帝估计是想在整个大明推行全民兵役制。

如果当兵没什么好处,不让人羡慕,那这个推行全民兵役制,就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可是如今,崇祯皇帝让他们都看到当兵的好处之后,这个阻力就会少很多了。毕竟白花花的银子,大批的粮田,那可都是非常实在的东西,更何况,还有爵位,崇祯皇帝也不会吝啬。这些,都是非常诱人的。

相信会有不少读书人,到时候估计也会投笔从戎。

也只有如此,慢慢地,文贵武轻的局面,才会得到扭转。

这个时代,也不要怕没仗打,就没军功可立。这个时代,有的是仗要打的!

总体来说,皇上班师回京之后的第一件大朝议,气氛还是很和谐,让人高兴的。

崇祯皇帝定下基本的基调之后,至于具体的细节,就由底下的臣子开始商议了。包括向卫拉特蒙古和喀尔喀蒙古派出使者,给出什么要求等等,都是要商量之后定下来的。给三边总督和宣大总督那边去旨意,要求把受灾的秦晋两地百姓,如何迁移到河套地区去,也是要好好商量的事情。

等他们商量得差不多时,天色已近黄昏。

崇祯皇帝见此,便下旨散朝。临走之前,他又对底下群臣微笑着说道:“明日,朕要亲自给太子讲课,诸卿不妨都来听听。”

听到这话,众人又是一愣。皇帝亲自讲课?

讲什么?是治国之道,这需要文武群臣去旁听?

难道是领军打仗么?如果是,那这应该是武将去听的吧?

想不明白,就很好奇。不要说皇帝已经邀请了,就是没有邀请,估计有资格的大臣,说不定会开口旁听。

散衙之后,他们才发现,皇上这个讲课,根本就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在文华殿议事之前,就已经决定,并且消息也传开了。

给太子讲课,太子伴读的那些自然会参加。就连太子伴读的那些家长,崇祯皇帝都邀请了。比如说,被“罢职”了的郑芝龙,他在京师,也被邀请了的。

虽然是傍晚时候了,可皇上要给太子授课的事情,忽然之间就成了全城关注的焦点。所有人都好奇,皇帝要给太子授课,为什么要邀请那么多人旁听?皇上到底要讲什么呢?

在这种好奇心之下,第二天天一亮,京师的茶馆酒楼,就非常地热闹了。

京师百姓,都聚集在这些地方,人多才聊得有意思不是!纷纷在聊着这个事情,等着宫里传出消息来,看到底是不是自己猜得内容?

这也得是亏了如今的生活水平好了,要不然,哪有这个闲心,忙着求活都来不及!

受到邀请的各府,全都穿着代表身份的礼服,庄重地一早收拾好,赶去宫门外等候。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郑芝龙。

他和崇祯皇帝聊过几次,经常被崇祯皇帝突然的想法给震惊到了。就如大洋的彼岸,都要有大明的旗帜,这种想法,以前哪个皇帝会有?包括其他人,甚至是他自己这个海盗王,都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可崇祯皇帝在当时建虏还强大时,就已经有这样的想法了!

因此,可以说郑芝龙比其他任何人都要好奇。因为他知道,崇祯皇帝既然如此隆重地给太子授课,必然不会是什么四书五经,帝王之术之类的内容,而是会让所有人都震惊的东西!

想了半天,想不出什么。郑芝龙便转头看看身边的儿子,如今已经是二十岁,个子都差不多高了,长得仪表堂堂。在所有的太子陪读中,算是表现得不错的一个。这一点,郑芝龙是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