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1 / 2)

大明海寇 寒风拂剑 3909 字 16天前

射击结束之后,于孝天邀请祖大寿等人亲自过去验靶,于是在近卫的护随之下,这些人一起走到了设立靶标的地方。

祖大寿和几个关宁诸将凑过去仔细观察了一下胸靶,一个个不由得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些胸靶每一块上面,起码都留下了几个弹弓,而且胸靶是用厚木做成,每一颗铳弹,都有效的穿透了胸靶,这样距离上,就算是打在人身上,也可以确保把铳弹射入人体之中。

于是祖大寿和几个关宁军将心中一阵阵的发寒,各个都暗叫侥幸,幸好他们当初没有选择和于孝天武力对抗,要不然的话,这会儿估计他们就是这些胸靶,被于家军的火-枪打的满身窟窿了。

现在他们算是彻底明白了为何当初吴襄率兵去偷袭于家军占领的天津卫,会被打的那么惨,连他自己也被当场打成了零碎,原来于家军手中的火-枪,果真不是吹的,这玩意儿着实犀利到了极点。

-起码目前没有人能想出克制它们的办法,这家伙打的又远又准,就算是他们守城,估计也讨不到好,人家可以远远的在城外,把守在城墙上的守军一个个的敲掉,而不用担心会遭到守军的反击,这仗想想就让人觉得绝望,根本就没法打呀!简直只有纯挨揍的份,却没有还手的机会。

现在他们算是知道了于家军为何可以在短短几天时间,就把京师给拿下来的原因了,别说京师是那些银样镴枪头的京营镇守,就算是把他们这些关宁军拉去守城,估计也比那些京营强不到哪儿去。

今天于孝天看似让他们观看射击表演,说白了就是在敲山震虎,让他们先了解一下于家军手头上火-枪的厉害,省的他们心里面打什么歪主意。

经此一次敲打之后,祖大寿和几个关宁军将,更是收敛起来了心中的那种倨傲,变得对于孝天更加恭敬了许多。

大营扎好之后,于孝天请他们入营到了刚刚搭起的大帐之中叙话,双方落座之后,于孝天也不跟他们做过多的寒暄客气,简单的询问了一下锦州这边关宁军兵力和训练装备的情况之后,便开始询问他们有关建奴的情况。

祖大寿等人也不敢欺瞒,差不多据实把他们目前手头的兵力情况以及装备训练的情况简单对于孝天讲述了一遍,接着便开始对于孝天汇报有关建奴那边的情况。

第一百一十八章 交出兵权

自从崇祯十二年于家军在关内大败入关的建奴大军之后,关外的建奴就变得消停了许多,战略上开始全面收缩,将他们的防线后撤到了大凌河北岸以北,这两年来,已经减少了对锦州一带的侵扰,变得安分了许多。

这也使得整个关外的局势变得缓和了许多,关宁军差不都算是在这边过了这几十年来最舒坦的两年多时间。

祖大寿也不是没想过趁着这个机会,趁机收复一些辽东失地,起码把广宁卫和义州收复回来。

在去年崇祯十四年春末的时候,祖大寿也曾经召集了一批关宁军,对义州发动了一次进攻,试图把义州城给夺还回来,但是当祖大寿领兵抵达义州之后,却发现建奴在那边防御很严,义州的建奴守军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装备了不少红夷大炮,关宁军在祖大寿的指挥下,连攻数日,却未能将义州夺下,反倒是损失很大。

不得已之下,祖大寿只得放弃了克复义州的想法,率军撤回了锦州一带,双方再一次回到了对峙的状态。

建奴很显然也失去了主动进攻的能力,摆出一副严防死守的架势,关宁军不去招惹他们,他们也不再轻易发兵来招惹关宁军。

双方这两年来,最多的也就是夜不收之间经常会发生几十人最多一二百人规模的冲突,基本上再没有打过什么上规模的大战。

所以整个关外这两年来,基本上可以说是近些年来最为平静的时期,建奴方面已经全面从攻势转为了守势,失去了以前的那种嚣张气焰。

于孝天听罢之后,让人在大帐里面挂起了一张相当详尽的辽东地图,祖大寿等人一看,都暗自又吃了一惊,在这个时代,地图可是相当珍贵的东西,私人一般情况下很难拥有,而且也不会批量印刷,基本上都是手工绘制出来的。

也只有官府才有能力调集人力物力绘制出地图,而且因为制图技术的限制,这个时代中国的地图绘制都比较粗糙,非常不精确。

而且即便如此,也只有高级军将或者高官府中才可能会收藏有地图,普通的军将都很难弄到一张很详尽的地图。

但是于孝天今天挂出的这张地图,却相当详尽,地图比例绘制的十分精确,上面除了用各种颜色标注出了各种城镇乡村之外,山川河流也进行了标示,甚至于有些地方画了很多一圈一圈的线,标有数字,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而且地图上很多地方标注的颜色也不同,经过于孝天解释之后,他们才知道这些颜色不同的地方,代表了森林、丘陵、耕地、草地等。

这张地图的详尽程度,远超过他们以前所见过的所有地图,把整个辽东的地形地貌以及城镇都囊括了进来,下面还标注了比例,只需要用尺子量一下地图上的距离,根据比例换算一下,就基本上可以得到两地之间大概的距离。

如此精确的地图,是他们以前闻所未闻过的东西,这需要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才能测绘出这样详尽的地图呀!

他们身为辽东军将,这么多年来也没有搞出过这么一份精确的地图,但是没想到于孝天手头却不知什么时候就绘制出了这么一份地图。

这些关宁军将们就算是用屁股想,也猜得出来,肯定于孝天早就暗中派人把整个辽东的情况调查清楚了,这不但包括了建奴的占领区,同样也包含了他们控制的区域,把整个辽东的情况都做到了心中有数。

幸好他们这次没有在关外没有做出起兵和于孝天对抗的举动,要不然的话于孝天肯定可以把他们给轻松收拾掉。

于孝天也不管这帮人在想什么,挂出了地图之后,便根据地图开始和众将研究起了这一次出关讨伐建奴的具体作战事项。

在详细的询问了祖大寿等人他们对建奴的情况的了解之后,再根据于孝天自己情报系统侦得的一些消息,相互印合之后,便基本上得出了建奴目前的军事布置情况。

于孝天也不跟祖大寿等人客套什么,直接便开始布置起了接下来对建奴的作战方案。

于孝天暗讽了一下这些关宁军将们,嘲笑他们的无能,建奴在崇祯十二年之后,就已经实力大损,但是关宁军却基本上还保持着实力的完整性,但是这将近三年下来,关宁军却可以说是寸功未立,在建奴大军实力损失超过一半的情况下,居然寸土都未能收复回来。

虽然于孝天把话说的比较隐晦,可是祖大寿等人还是听出了他话中的意思,不由得都颇有点惭愧。

于孝天其实没亏说他们,当年于孝天领兵三万余人,在关内大战建奴十万大军,还把建奴大军给打了个落花流水,差点将他们全歼在关内,但是这三年下来,他们在关外却基本上都在享受太平日子,却连一寸旧土都没有能克复回来。

大明朝廷花重金供养着他们,于孝天上位之后,这三年来,少说也起码给他们拨发了近百万两银子,但是他们却只花钱不办事,仅仅是保住了眼下的地盘没有再被建奴夺走罢了,说起来也确实不好听。

现在倒是还要于孝天率军亲征,来关外进讨建奴,而且他们也看出来于孝天此次出关,其实带的兵马数量并不是很多,甚至还没有他们关宁军的兵力足,但是人家却是要来把整个辽东都给克复回来的。

这话说出来确实让人不好受,但是这也确实是事实,他们关宁军几十年来,在关外确实是没有做应该做的事情,整个辽东被建奴逐步蚕食,而他们却在一步步的后退,如果不是于家军在关内崇祯十二年干掉了建奴十万大军的话,估计现在连他们这里,也架不住已经被建奴过夺了去了。

所以虽然他们听出了于孝天在暗讽他们的无能,可是慑于于孝天的武力,他们各个都连屁都没敢放一个,低头不语,算是默认了于孝天对他们的指责。

当晚于孝天留下祖大寿和祖大寿长谈了一番,于孝天也没有隐瞒祖大寿,直接说明了他对今后关宁军军将地位的考虑和安排。

于孝天告诉祖大寿,这次他讨灭建奴之后,关宁军必须也重新接受改编,在他御下,决不允许像关宁军这样一支属于半私人化的军阀集团的存在,军队乃是国家的军队,不属于任何人,这一点不容挑战。

但是对于他们这些掌兵的关宁旧将,念在他们这么多年来,为大明镇守边关,也算是劳苦功高,以前的事情一概不予追究,准予他们卸甲归田,回乡荣养,但凡主动放弃兵权,交出兵权的,可以给予每个人五千两银子的安家费,并且回乡之后,可以给予他们二百亩私田供其养老之用。

但是如果有人不肯交出兵权,试图拥兵自重和朝廷对抗的话,那么后果自负,有人如果想要试试的话,大可放手一试,他于孝天不会在乎。

而对于祖大寿本人,于孝天则表示对其颇为器重,事后可以让祖大寿进入兵部做事,绝不会埋没祖大寿的才干。

祖大寿听罢之后沉默了半晌,摇头苦笑道:“多谢监国的厚爱,既然如此,那么祖某也无话可说,猛然让我等这么放弃麾下的这些弟兄,确实让我等不太好受。

但是既然监国大人心意已决,那么我等也只有遵命行事了,至于末将年纪已大,也早无进取之心,愿意归乡养老,还望监国大人看在我等为大明效忠数十载的份上,能善待我等!

另外我等麾下的那些兵将,虽然建功不多,但是也都为大明镇守边关如此多年,监国大人今后整编关宁军的时候,还望能善待他们!”

祖大寿之所以答应的这么爽快,也是出于无奈之举,如果但凡他还有一点办法,就不会轻易答应于孝天的条件、他祖家世代都是大明的重将,他兄弟几人,祖大乐、祖大弼、祖大成等人皆为关宁重将,可以说掌控着大批关宁军,在关外几乎无人可以辖制他们祖家,而且他们的子侄也多在军中效力,同样控制着大批兵马,势力之大,在关外几乎无人可望其项背。